直播带货,凸显的问题正在一个接一个,打开微信搜索框,输入“直播带货”,出来的前三条全是直播带货的问题。
但是,不得不承认,直播带货作为营销方式的一种,它火了,火的一塌糊涂,尤其是受这次疫情的影响和各大企业CEO的入局,让无数品牌、个人趋之若鹜。
它火的合情合理、火得无话可说。当其他营销方式增长乏力的时候,当广告费不知道浪费在哪一半的时候。直播带货用即时互动反馈、销量快速增长迅速成为各大品牌主的新宠。
如果,你还想让你的品牌带来溢价的话,别再迷恋直播带货了。
01、为何直播带货难逃低价的噩梦?
直播带货的风光,全靠低价在苦撑。
说到直播带货,我想你一定联想到的是降价、低价、优惠等词汇,几乎所有的直播带货都离不开降价的方式,8折、5折、立降200等等。
李佳琦、薇娅、老罗……,每次在直播间必说的一句话,“原价XXX,今天在我的直播间,只要XXX”。
不禁想问,为何直播带货难逃低价的噩梦?
降价是提高销量的最好方式。直播降价带货的背后,是品牌主对效果的极度渴求。打广告并不能立马见效,它需要时间需要重复需要前期一定的投入。
但是降价就不一样,1000块的产品,只卖500块,就能吸引人来买,实在不行,继续降价。利用直播这个流量的聚集口,把降价信息一放出,就能见到销量在上升。
持续降价会让消费者形成依赖。卖过一次低价,你就得卖第二次低价。低价是会成瘾的,没有任何理由的低价,会给消费者造成低价依赖。
尤其是直播带货普遍的无理由低价,“不要问为什么,就是想卖这个价”,会在消费者心智中塑造“直播带货=低价”的认知。100块买到过的东西,没有谁想再花200块。
久而久之,等消费者习惯了低价,品牌主再想用市场价来吸引消费者,就难上加难了,只能继续低价,最终形成恶性循环。
02、你离品牌溢价还有多远的距离?
溢价几乎是每个品牌的梦。
当你看到一瓶依云水卖到20块的时候,当你看到一双耐克鞋卖到1000块的时候,当你看到一个LV包卖到一万块的时候。
我想你肯定有过心生羡慕、也曾暗自发誓,一定要把产品卖出个高价来,一定要好好做品牌。
为什么要花钱花时间做品牌? 品牌对企业到底有何作用?
被识别被选择是品牌的基本作用,能溢价才是做品牌的终极目标。
当你在商场看到一个勾的标志就知道它是耐克鞋,这是品牌的识别作用;当你同时看到李宁、安踏、阿迪达斯,耐克,你却只选择了耐克,这是品牌的选择作用;当你不只选择耐克,你还愿意为它花更高的价钱,这是品牌的溢价作用。只不过目前大部分品牌还在为选择作用而努力。
品牌溢价在一定程度上还反应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和忠诚,毕竟他们愿意为品牌掏更高的价钱。
所以,做到品牌溢价不仅能有更高的利润,还意味着有更为忠诚的顾客,有更坚固的竞争壁垒。
实现品牌溢价虽然困难,但它却是很多品牌主心中不灭的念想。
十年前的小米,靠极致性价比发光;今天的小米,在为品牌溢价发难。
03、直播带货是对品牌溢价的冲击
你是想降价还是想溢价?
品牌溢价是什么?品牌溢价即品牌的附加值,换句话说但可能不太准确,就是超出产品所呈现出来的那部分价值。
同样是一瓶水,农夫山泉卖2块,依云却能卖20块,它们的水真有这么大的区别吗?非也,高出去的那部分,其实就是品牌溢价。
品牌溢价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品牌带给消费者情感上的价值,就像NIKE,它不止提供给消费者一双好穿的鞋,它还给消费带来了“Just Do It”的精神和形象。
那么如何建立品牌溢价?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与消费者进行情感层面的沟通。
NIKE为何要不断传递“不服输”的精神?方太厨电为何要不断传递“因爱伟大”的理念?就连卖感冒药的999,为何要不断传递“暖人、贴心”的情感?
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认同,从而希望实现品牌溢价。
阿迪达斯的全球媒介总监 Simon Peel曾表示:过去这些年,阿迪过度投资了数字和效果渠道,进而牺牲了品牌建设,77%的预算在效果,23%在品牌。
直播带货又何尝不是效果的一剂猛药?
主播的每一场直播留给单个品牌的时间并不长,短短几个小时要卖十几个品牌,每个品牌的时间也就十来分钟甚至更短,十几分钟主要是在讲产品、讲价格、讲的是如何让消费者剁手。
整个过程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几乎为零,即使是品牌专场,也是以冲销量为目的。
看似达到的结果,是各自欢喜,是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买到了货,是品牌用更短的时间卖了更多的量。
实则对品牌来说,每一次降价的直播带货都是对品牌溢价的一次冲击。尤其是对于大品牌,靠之前积累起来的溢价空间,会被直播带货一次一次的抽空。
04、直播带货在于直播而不是带货
直播才是常态而带货不是。
不得不说,直播对品牌来说真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媒介形态,有着其他媒介没有的特点。
不管一张图片做得多么的吸引人,卖点多么的突出;不管一个视频做得多么的有趣,多么的有内容,它们都是死的、是滞后的。
唯有直播,它是活的是即时的,是可以与消费者即时互动沟通的,是能够互相即时传递信息并感受对方情绪的。
它类似导购又胜过导购,它没有面对面沟通的尴尬,却又可以把信息从一个人的口中传递给千千万万的消费者。
如果只是纯粹拿来带货,的确有些大材小用,就连带货女王董明珠都说过,未来一定要用直播让消费者看看他们的格力工厂。
假设,格力董明珠直播带货的次数过于频繁,并且每次都是在用低价来吸引消费者,那么你还愿意花市场价甚至更高的价格去买格力空调吗?
如何用直播这种可以即时互动的媒介去传递品牌的其他信息、其他有趣有料的内容,尝试与消费者进行更多情感层面上的沟通,才是现在每个品牌主应该去思考的,才是直播的常态。
或者,你至少要努力去尝试用直播中的内容去“收割”消费者,而不是只靠低价。比如央视名嘴朱广权与李佳琦的那场直播,内容是一大亮点。
05、直播是常态,品牌才是未来
品牌力才是最可靠的流量和转化。
今天的直播,作为一种渠道和媒介相互融合的新型媒介形态,的确值得每个品牌重视。
但重视归重视,却不能把它当成唯一,它充其量能解决的只是产品卖得快、信息传递更丰富的问题,并且还不一定。产品能不能卖得贵,能不能卖得好,还是要依靠品牌的力量。
一个知名品牌,和一个没听过的品牌,同在直播间叫卖,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,你会选择哪一个?
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知名品牌,对消费者来说,知名度不只是知道,还是一种熟悉和一种保障;对品牌来说,知名度不只是被知道还意味流量和转化。
尽管品牌打造的方法说来说去,但是却依然逃不过三个维度——品牌知名度、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。
品牌忠诚度放一边不说,不管是先做美誉度,还是后做美誉度,品牌要想触达到更多的消费群体,并完成从知道到购买的转化,实现销售额的突破,品牌知名度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。
近几年,在消费品市场异军突起的品牌,不管是燕窝品牌小仙炖,还是饮料品牌元气森林,都是利用社交媒体种草、直播积累了 一定的美誉度和口碑之后,再选择与分众这样的中心化媒体合作,进行线下的集中引爆,瞬间将品牌知名度拉升了几个高度,实现了销售额的飙升。
在今天的碎片化时代,电梯媒体成了品牌迅速集中引爆、打响知名度的唯一利器,谁能先抢占用户心智,谁就能在市场中先夺得话语权;而美誉度则需要品牌信息不停的触达受众,更偏重情感层面的沟通,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。
直播虽火,但是如果把直播放到品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来看,对于很多品牌来说,直播就像一束烟花,虽然耀眼,但终究会回归于平静,唯有品牌力,才是夜空中闪亮的星,才能持久。
06、写在最后
媒介的每一次变化,都会激起市场的惊涛骇浪,从图文时代、视频时代,到今天的直播时代,每一次更迭都是携带着机会,同时也隐藏着危机。
直播带货,让品牌在短短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之内,就能实现爆单的可能。让无数个体低成本短时间内崛起。
对于新兴品牌,对于知名度不够高的品牌,或许可以利用主播的影响力做到在圈层走红甚至引爆,比如花西子。
但对于绝大多数大品牌来说,对于想实现品牌溢价的品牌来说,对于想建立更高势能的品牌来说,
依靠低价的直播带货不是机会反而会成为危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