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私域流量?私域流量有哪些?
私域流量有一个明确的概念,指的是公域、它域引流到自己的准客户渠道而产生的流量(访客)。我们习惯把触达和运营更加自由的流量称为私域流量。包括企业微信、微信公众号、APP、小程序、微信社群、微信个人号等。
有人可能会问,个人创建的贴吧、豆瓣小组和个人的微博、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,这些算私域流量吗?
我认为不算,私域流量的核心特征就是能否自由的触达和运营。你的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,你很难去自由运营上面的流量,规则很多,你做营销处处会被限制。贴吧豆瓣的活跃度也远远不够,运营的意义不大,它更像是一个社群。
那么,微博大V拥有的几十万粉丝算不算私域流量?
勉强算一些,它没有微信个人号那么随性,很重要的一点是触达、转化以及运营变现也较弱一些。
大家谈到私域流量的时候更倾向等同于微信,是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承载私域流量的价值落地与价值输出,它的商业化变现更方便。
有公域流量才有私域流量,公域流量、私域流量是相对的,重在运营。
公域流量指的是互联网大平台的直接流量,它包括常规流量和广告流量。比如说在抖音、快手、百度、微博等发布图文直播短视频等产生的直接流量就属于常规流量。
实际上,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是相对的,并非是非黑即白的。私域流量是对公域流量的进一步筛选和优化,以实现长期沟通的目的。从这个方面,我们可以看出,在因内容而关注的过程中,这些流量其实已经开始从公域转化为私域了。
私域流量是需要来源的,不是凭空冒出来的,它需要借助于公域流量来做转化。杨建允认为,这里面有重要的两点:一、提高平台和内容的锲合度,二、科学的广告投流。不管是否广告投流,内容质量与流量客群的需求是否高度匹配,都是能否实现公域引流的关键,决定着最终能否实现闭环效应。
私域流量能否实现价值转换、是否可以为经营赋能,这几乎全靠内容的质量与用户运营水平的高低。